新闻资讯NEWS CENTER |
医院要闻生命相托 实力担当——国家基层“双中心”急危重症救治实录1970-01-01 08:00:00 来源: 点击:次
心脑血管疾病——生命杀手 中国每5个死亡的人当中,就有2个是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中国男性和女性的首位死因,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急性胸痛、急性卒中为首发症状,因各种原因失去最佳救治时机导致的死亡。永城市中心医院分别于2013年正式成立卒中中心,2016年正式成立胸痛中心,为百姓提供365X24的医疗服务,让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最迅速、最有效的治疗,通过急性心脑血管发病患者一体化、全流程的绿色通道模式,患者可享受先治疗后付费的便民政策,争取更多的时间,生命得到最快的救治。
35载初心守护 双中心实力展现
近日,永城市中心医院、国家基层“双中心”急救战线捷报:永城市胸痛中心曹清野主任团队独立完成急诊PCI成功救治心肌梗死患者2例,永城市卒中中心蒋灿主任团队静脉溶栓成功挽救脑梗死患者1例。“双中心”技术团队独立自主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流程规范、时间精准、一次次打通生命急救“高速路”,把这些已和死神“会面”的高危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来。 案例一 2019年1月16日14:43,患者王某,女,53岁。心电图示:下壁加右室心肌梗死,由120接入。接到求救电话的永城市胸痛中心值班医师立即启动“急性心梗绿色通道”,通知急救中心、心内科病房及介入导管室做好接诊和手术准备。当转运患者的120救护车到达医院后,患者未办理入院手续,由曹清野主任团队一键启动导管室,绕行急诊、CCU,直达介入手术室,冠脉造影显示右冠闭塞伴血栓,曹主任带领手术团队为患者抽吸数枚血栓,稳妥植入支架,闭塞的血管开通,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转危为安!术后安返CCU,胸痛中心团队,凝心聚力,争分夺秒,团队运作,撸起袖子加油干,向建院35周年献礼。 此患者从进医院大门到球囊扩张,用时不到35分钟,大大低于国际标准,胸痛中心一次次刷新着抢救心肌梗死病人的用时记录。心内科主任曹清野介绍,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更要依靠明确、迅速的救治体系。大部分胸痛患者从发病到治疗过程中耽误了太多时间,为了让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能在国际规定的黄金90分钟之内得到治疗,永城市胸痛中心不断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改善预后。
案例二
2019年1月17日10:25,患者陈某,女,突发胸痛到当地卫生院就诊,云心电图传输至我院胸痛中心,提示: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梗。120急诊接入我院,胸痛中心团队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一键启动导管室,急诊冠脉造影显示右冠闭塞,曹清野主任快速打通血管,植入支架,DtB时间26分钟!再次突破胸痛患者救治时间最短纪录,患者胸痛缓解,转危为安! 永城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涵盖120急救中心、心血管内科、介入导管室、CCU、云心电会诊中心、检验科、药房、收款室等多个科室和部门,医院成立专家组,科室设置急救专员,建立了一整套与胸痛相关的工作制度和抢救流程,就诊、入院、手术、出院环环相扣,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专业处置。对于那些高危胸痛患者,胸痛中心实行专人负责、专家把关,确保争分夺秒在黄金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诊疗。
案例三
患者夏某,男,65岁,醒后晨起"发现言语不清、口角歪斜、左侧肢体无力2小时"为主诉入院,立即进入溶栓绿色通道,完善头颅CT排除脑出血,因患者为醒后卒中,发病时间不能确定,头颅磁共振DWI与Flair不匹配,考虑发病在时间窗内,卒中中心团队立即抽血送检,全面评估,NIHSS评分13分(意识水平提问1分、凝视2分、面瘫2分,构音1分,感觉2分、肢体运动5分),症状持续不缓解,符合溶栓适应症,排除禁忌症。专管医师与家属沟通谈话,10:10家属签署溶栓同意书,溶栓团队于10:11给予尿激酶120万单位静脉溶栓,DNT时间51分钟!医护团队全程进行生命监测,溶栓非常顺利,溶栓后2小时NIHSS评分8分,溶栓24小时NIHSS评分6分。患者肢体已恢复自如,患者家属对溶栓效果满意,对我院医务人员表示感谢。
守护生命,我们在行动。卒中中心开通了24小时热线急救电话5559002,绿色通道,全天候开通;救治患者,全力以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