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院新闻 > 医院要闻

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医院要闻

[党晖温暖·战疫日记16]镜观“疫”线的“战地记者”--陈强

2020-04-06 11:40:44 来源: 点击:

 

  生命重于泰山,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就是守护初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地大面广的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复杂而艰巨。2月5日,永城市中心医院接受市委疫情防控作战指令,在抗疫领队、党委书记、院长祝亮的带领下由19名共产党员组成的党员下乡医疗服务队出征。在永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马桥镇干群攻坚克难,疫线阻击36天,疫情得到了有效遏制,转入外防输入,复工复产管理状态,党员下乡医疗服务队,顺利完成了阶段性防控任务,凯旋休整!

 

  在疫情防控一线,广大医护工作者是最美英雄,然而始终走在最美英雄背后的战地记者同样也是这场战役中的可爱“逆行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主动申请到重点疫区做一名一线“战地记者”,不怕苦,不怕累,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一个背包,一个相机,用镜头记录最真实的事件,最动人的瞬间,他的足迹踏遍疫区各个角落,默默坚守在平凡岗位。让我们走进永城市中心医院办公室宣传战士陈强的战疫日记...

吹响集结号,党员应冲锋在前打头阵

 

  疫情之初,群众及时掌握准确信息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应对疫情,新闻宣传工作者更应该无畏担当、共克时艰、共抗疫情!在这样的特殊时刻,作为一名党员和有着近10年新闻宣传工作经验的“老兵”,曾参与过“温比亚”台风宣传的陈强选择了“再出发”,简单的与爱人告别后,便立即奔赴抗击疫情宣传工作中。面对家庭,他是“无情”的,无法在元宵节陪家人吃顿团圆饭;但面对疫情,他是“多情”的,他将全部身心投入抗疫宣传报道,用笔尖和镜头记录每个动人瞬间,用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对我来说没有一个要决定的过程,就是本能的一个反应,疫情就是战场,作为一名党员和一名退伍军人,如果因为自己的犹豫而失位,以后会感到很遗憾的,整个路途中思前想后,我还是没有敢告诉父母我要去哪”。谈及为什么选择奔赴抗疫一线的时候陈强是这样回答的。

疫情中的“战地记者”,都是逼近真相的勇士

 

 

  “他肯定又去采集新闻素材了”“他写科普材料呢”。这是战友们提起陈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在此次疫情防控任务中,陈强作为临时党支部的宣传委员,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每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都需用心去做,一篇简讯几张配图,也许要从100张照片中精选;每日撰写、修改稿件已经成了陈强固定的“作业”。为了使稿件准确及时、文字精炼,正面有力。每个标题、每句话、每个标点符号都是反复推敲,看了又看、改了又改。

 

  从医疗营地到重点疫区,再到驻地支部,一个人、一台相机、一台笔记本,这是陈强战地工作的常用装备。拍照、记录、撰稿、排版,数不清的步数,熬红了的双眼,时刻奔走在疫情防控最一线,把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闪光点”传递到群众中,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一线医务人员的辛苦与斗志,激发全体党员干部共同抗疫的信心和决心。

  重点疫区中的“红区”是此次疫情保卫战的重中之重,作为战地记者,陈强有着敏锐的“新闻眼”,抗疫的主战场在哪里,他的镜头就对向了哪里。一投入到工作,他的相机和手机就没有停过,不是在沟通收集新闻素材,就是在揣摩稿件,为了既准确传达疫情资讯,又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每个字词、每句话都要反复推敲,每个语境都要反复揣摩,每个事迹都要核实准确,领导审核通过的信息及时向主流媒体投稿。

 

  居家医学观察的他们还好吗?疫区中的居民可以安心居住吗?基本就医我们如何保障?带着这些问题,陈强跟随疫情防控指挥部领导们的脚步初次进入了“重点疫区”,简短的车程后,穿过包河桥迎面就是一面面疫情宣传标语,气氛瞬间让陈强紧张了起来,作为一名党的宣传工作者,虽然在来之前对疫情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到了疫区陈强还是心里直打鼓,说不怕是不可能的,通过厚厚的车窗看到的只有严防布控的卡点,在经过消杀和一番询问后,映入眼帘的是“空无一人”的村落,“重点疫区”的标识牌给予生命的提醒,一路走,一路看,一路了解,通过马桥镇疫情防控指挥部针对疫区制定专项的防控细化方案,实行区域划分,创新性防控管理模式,陈强用相机记录着“红、黄、蓝”三色标识,“门、户、厕”的消杀流程。通过一张张照片、一篇篇报道,把疫区真实、准确、及时、全面的推送出去。

 

 

  宣传“大道”通、则谣言“小道”闭!在疫情防控期间,公开、准确、全面、及时的报道,对舆情控制、凝聚人心起到最为关键的作用。一篇篇典型人物报道,一张张来自“疫”线的感人照片、一段段振奋人心的“抗疫视频”……绘出市中心医院党员下乡医疗服务队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生动画卷。截至目前,陈强通过美篇、简讯等等,实时发布疫情防控工作稿件80余篇,宣传典型人物19人、拍摄照片1万余张。稿件、拍摄的视频素材被各类媒体及电视新闻采用,其中市中心医院的抗疫感人画面被河南省多家媒体、永城广电、汉兴网等新媒体采用转载报道。

舍“亲情”战“疫情”,无畏坚守显担当

  “院党委号召组建党员下乡医疗服务队,我身为一名党员,又是一名退伍军人,我应该走在最前线” 临别之际,陈强接过爱人收拾的行李后坚定的说。 “你是一名党员,凡事都要靠前站,这是你应该做的,我一定支持你。”在得知陈强即将奔赴疫情形势最严峻的前线,他的爱人哽咽着说下了这句话。听到爱人的交代后,他看着她眼眶里满噙着的泪水陈强心里很是感动,但他知道,疫情当前,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一定要坚强,要让她放心。在完成疫情防控阶段性任务即将返程的途中,陈强接到了父亲“责备”的电话:“如果不是我从其他人那里了解到,我都不知道你去了疫区”,陈强回道:“没事,爸,我这不是好好的”。虽然前线形势严峻,但从家人的的眼中,陈强看到的不仅仅是“责备”,更是支持陈强坚守的动力。

 

 

  每一位新闻宣传人都在努力用他们的笔和镜头,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客观真实的报道和科学知识普及,消灭了恐慌,疏导了心灵,意义重大。那些一直在疫区坚守的一线人员,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面对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陈强用选择和坚守做一名记录者和播送者,彰显了军人本色,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党委书记、院长祝亮这样评价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疫情发生以来,无数“90后”青年人投入抗疫战场,成为战“疫”中的生力军,彰显着这一代青年群体的强大力量。同时,面对疫情危难时的大考,青年人交出了“合格”的防疫答卷。“90后”青年用闪光的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他们中的很多人火线入党,他们是当代青年的缩影,把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作为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成为初春时节最感人的靓丽风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这要求广大青年人既要执着于信念理想,也要在艰难困苦中善于珍惜光阴,锐意进取,书写壮美的大写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