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院新闻 > 医院要闻

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医院要闻

[党晖温暖·战疫日记18]“我是党员,我先上”记最美的“逆行者”----苏飞

2020-04-06 11:45:27 来源: 点击:

  生命重于泰山,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就是守护初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地大面广的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复杂而艰巨。2月5日,永城市中心医院接受市委疫情防控作战指令,在抗疫领队、党委书记、院长祝亮的带领下由19名共产党员组成的党员下乡医疗服务队出征。在永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马桥镇干群攻坚克难,疫线阻击36天,疫情得到了有效遏制,转入外防输入,复工复产管理状态,党员下乡医疗服务队,顺利完成了阶段性防控任务,凯旋休整!

 

  疫情就是战争,紧要关头,他不计报酬,无畏艰难,积极响应组织动员,迅速进入战斗角色,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呼吸科医生,在大难面前,舍小家为大家,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让我们走进永城市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苏飞的战疫日记...

“我是党员,我先上”践行的是初心、担当的是使命

       面对疫情,市中心医院对发热门诊进行升级改造,加强人力调配,梳理优化流程,使发热门诊符合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标准。苏飞所在的呼吸科被征召为防控梯队,他主动请缨参加值守工作,从发热门诊、120、留观病房,一直忙碌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呼吸内科医生,他深知“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不是口号,“我是党员,我先上”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如果后退,病毒就会向前,患者将会更加危险,值守期间,他接诊并转运确诊和疑似患者数例。随后医院将呼吸内科征用为留观病房,每天查房时,他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毅然冲在一线,因为他知道如果这一关把好了,战友、同事、患者就安全了。

 

右起第一位--苏飞同志

 

  医院作为抗疫的主战场,防护物资的紧缺就是打仗缺少了武器。于是他多方联系打听货源,及时的把筹措的2000斤医用酒精无偿捐给了医院,解决医院的物资所需。当得知一线的战友们缺少护目镜之后,他又几经转折购买了20支护目镜无偿捐赠给医院。“在最需要的时刻,有能力帮上忙是应该的,这也是我的责任。”苏飞说道。

“我是党员,我先上”转变的是“身份”,承担的是责任

 

(图右)苏飞同志在奔赴前线的承诺书上,按下了自己的誓言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医生,他第一时间请战,来不及和家人告别,他立即奔赴到疫区开展医疗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紧急关头,他勇担组织重托,担任医疗营地负责人。按照院党委的作战部署,服从指挥、听从命令,与战友们一道依托当地党群服务中心,在不到48小时里建立一所集“老-少、急-慢、孕产妇”一体化的医疗服务营地,同时配备了两辆大型移动影像系统检查车,完善了磁共振、彩超、云心电、化验、X线等辅助检查,推进落实各项防护流程、及时反馈各类防控信息和群众就医问题。这就是“中心医院速度、中心医院品质”。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为坚决落实市委部署,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打造一支敢拼敢战的抗疫队伍。院党委决定成立临时党支部,苏飞同志被任命为临时党支部副书记。

 

 

       支部成立后,他和团队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营地三级防护流程,就医诊疗、医学检验、影像检查、护理服务以及发热患者的转运流程制作完毕,从早到晚服务在一线,奔波在一线。

“我是党员,我先上”执行的是命令,实干的是责任

 

  疫区村庄道路设卡,主干道阻断,基层原有医疗体系无法保障,百姓就医不便,为保障马桥老百姓的就医需求和身心健康,他带领大家发挥头脑风暴,根据现有资源,制定了对疫区6.8万居民中的孕产妇、0-6岁儿童、慢病患者等医疗保障方案,并安排专人跟进服务。

 

 

         按照当地镇委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部署安排,他还同时担任了重点疫情村防控医疗组组长,落实指挥部制定的“门、户、厕”消杀作业流程,“红、黄、蓝”三色标识的创新防控管理模式,苏飞积极学习贯彻,与包村干部、村医同事严谨配合,形成合力,为重点村落的隔离防疫等工作尽职尽责,确保“内防扩散”工作控制得力。

 

  两个“零感染”暨医疗队员和就诊患者零感染,是院党委对党员下乡医疗服务队的严格要求,苏飞牢记在心里,始终把战友和患者的健康放在心上,根据工作安排先行培训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安全诊疗的流程、发热患者的转运流程。他知道,保护好战友们的健康,是这次抗疫胜利的关键,容不下半点闪失。安排专人每天两次监测体温,及时登记反馈,对所有同志餐饮、起居做到无微不至。

 

 

  来到基层后,他和团队立足本职,全力构筑疫区周密的防控网络,配合镇村干部、公安、交通、应急等多部门,切实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每一户、每一人,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齐心协力确保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

 

 

  为更好的把疫区工作做实做细,有效缓解隔离群众心理压力,他和团队,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广大群众共同战役,发挥医疗专业优势,利用乡村党建大喇叭分时段为村民们广播防疫科普知识和就诊服务信息,真正做到大喇叭响起来、小喇叭动起来、电话连起来、切实提高了疫情期间当地群众自我防护和健康素养。

 

 

  病毒无情,党晖温暖,为将市委的关怀送到最一线,他跟随党委书记、院长祝亮前往卫生院、各村卫生室慰问医护战友们,并送去生活物资,调研各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他还协助参与疫区有关单位和村两委的消杀工作,根据标准指导84液及酒精的使用方法,与所有的村医建立联络网,如有特殊患者,直接做到点对点无缝衔接,确保从源头控制传染源,做到闭环式管理;为卫生院、村医战友们及时申请调拨消杀及生活物资,让基层战友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疫情来势汹汹,严重影响了当地医疗卫生力量,百姓就医的安全感和获得感如何提升?作为全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排头兵,中心医院责无旁贷!疫情让医共体患难与共,同舟共济,必须强了基层、才能幸福了群众,不能等到疫情过后,再帮扶,再支持!根据院党委的工作部署,在党委书记、院长祝亮的殷切关心指挥下,苏飞组织协调党员下乡医疗服务队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护理、影像技术专家到马桥分院开展复诊帮扶工作,组织大型方舱CT设备安装,为疫情下马桥分院的稳定发展贡献了力量。

“我是党员,我先上”做实的是目标,做细的是温度

 

 

  为了阻断病毒传播,保障疫区百姓就医保障,按照市委“送药上门、到家接人、党晖温暖、服务乡亲”工作部署,他协助营地药房负责人以村为单位,建立村医微信联络群,以最短的时间汇总并制定了疫情期间慢性病的取药流程,极大的满足了慢病患者疫情期间的用药需求,同时给予患者送药服务,做实了“送药上门”。

 

  为了疫情的控制,同时保障百姓的就医便利及安全性,采取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共体模式,依托设立的马桥镇内部120转运体系,上下协调,统筹管理,对有需求的患者,实行到家接诊服务,做实了“到家接人”。

 

  为落实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百姓的心中,他带领队友们携带慰问品看望敬老院老人、做隔离患者的心理疏导、确诊痊愈回家患者的身体状况回访等,并且与百姓做亲人,与患者做朋友,讲述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爱民心声,做实了“党晖温暖”。

 
 

  随着疫情形势的缓解,根据市委、市政府、马桥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部署,党员下乡医疗服务队承担外出务工人员的健康证明申报办理工作。他通过提前策划、制定流程、不断改进,顺利的为马桥镇约10216名外出务工人员办理了健康证明申报,并制作明白纸发放给外出务工人员,讲解注意事项,进一步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前瞻性处理,同时更保障了百姓的安全及健康,真正做到了“服务乡亲”。

“我是党员,我先上”承诺的是疫情,失信的是亲情

  在疫情面前,他是战斗在一线的白衣战士,坚守的是承诺,付出的是行动。然而,脱下战袍,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和孩子的父母。

      “晚上心情静下来的时候,去想家或者想亲人的时候,有时间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所以说尽量的不给他们电话沟通,或者是微信直接视频,我们会录个小视频给他们发过去,给他们报个平安。”在面对采访时,苏飞眼眶微红的说道。

      “我爸爸经常很忙,逢年过节时,他总会守候在患者身边,却很少有时间陪伴我......”在7岁的羿嘉眼中,爸爸苏飞是个经常失约、不守承诺的“骗子”,而这份“责备”背后,是刚刚懂事的孩子心中对爸爸的留恋和牵挂。2月7日,刚下夜班的苏飞,准备下午去给儿子买新年玩具礼物。但因为疫情紧急,时间匆忙,未来得及向儿子说明原因,便直接奔赴疫区,还在家等着礼物的儿子在晚饭的时候才通过电话知道他的爸爸去抗击病毒了。每次给儿子通电话,他总是说“爸爸抗病毒什么时候回家,注意防毒”。“感觉最亏欠的就是家人,答应儿子的事情,几乎很少做到过,回去后我一定抽出时间好好陪陪他们。”

 

 

  青年有担当,抗疫有力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苏飞同志是无数抗疫青年中的一员,他用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的品质,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自己,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人生中最美的韶华。在他的身上彰显了青年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履行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让青春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党委书记、院长祝亮这样评价他。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无论是身在前线,还是守护家乡,无论是防控疫情,还是复工复产,各行各业青年奋战的身影无处不在。当国家需要时,我们没有临阵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我们深知,正是国家的发展给个性发展以机会,正是社会安定给青春绽放以舞台。所有的个性释放,所有的个人成长,都与国家的稳定、安全、发展紧密联系。战“疫”,是保家卫国的战斗,也是守护自己生活舞台的战斗,只有将自身命运和国家命运相联系,勇于挑起时代赋予的责任,才能唤醒自己血脉中涌动的澎湃力量,奏响一曲青春之歌。

党员下乡医疗服务队领队、党委书记、院长祝亮 抗疫手记